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关于“加快‘多跑一次’改革延伸覆盖,推动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”的决策部署,深化全省市场服务提升,加快我省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再创新优势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深化“多跑一次”改革为指引,坚持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、效果导向,充分应用新理念、新方法、新技术,着力强基础、减流程、省时间、降成本、优服务,打造集“便利化、智慧化、人性化、特色化、规范化”(以下简称“五化”)为一体的市场服务体系,推动市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,优化营商环境,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,实现市场高质量和现代化发展。
二、工作目标
全面推动全省市场贯彻落实“多跑一次”改革理念和方法,打造一批设施完善、环境舒适、服务满意、质效兼优,并具有较高群众美誉度的品牌市场。2020年,要求全省四级以上市场和每个县(市、区)至少有1家条件较好的农贸市场开展“五化”改造行动,到2020年底,全省有不少于200家的市场通过改造提升达到“五化”创建标准。
三、主要任务
(一)建设便利化市场
1、科学编制市场规划。科学编制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专项规划,综合考虑行业发展、区位优势、辐射半径、周边配套等因素,紧密结合诗画浙江、美丽城镇、乡村振兴、未来社区等规划,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、城市总体规划、商业网点规划、交通道路规划的动态衔接。新建市场要体现前瞻指引效应,避免同质化竞争;农贸市场网点布局要突出便利化原则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、省国土资源厅、省建设厅、省交通厅)
2、优化市场服务体系。打造好的市场政务服务体系,集聚便民利企政务服务事项,推动跨部门、跨业务的综合集成窗口落地,实现“市场办”、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升级市场内部经营服务体系,实现市场内部服务“多跑一地”、“一件事”流程再造、“零材料”办理。完善市场商务服务体系,强化专、特需服务供给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直各有关部门、市场举办方)
3、完善市场设施设备。结合经营产品与服务功能,合理设置和完善市场内外便利化服务设施设备。夯实市场内外路网管网等基础建设,提升公交站点、公厕、垃圾房、餐饮、休息区等便利设施配套,完善导购咨询台、公示栏、查询终端、广播等市场引导服务设施,统一市场标识标牌、店铺招牌的设计、使用和管理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经信厅、省交通厅、省建设厅、省商务厅、市场举办方)
(二)立体式打造智慧化市场
1、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。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加强市场内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与整合,实现“多平台合一”。优化市场的数字化服务功能,加强各类管理服务数据的挖掘应用,实现针对市场服务对象的“全周期管理”和线上线下联动服务。(责任单位:省经信厅、市场举办方)
2、提升智慧体验水平。建设市场智慧大脑的展示终端,实时展示商铺分布、商品追溯、市场客流、价格数据、交易记录等信息,并实现动态增补和调整。建立统一的市场商品在线交易平台或入口,推动市场商户商品上线,实现客户在线选购、在线配送,在线结算等服务。(责任单位:省经信厅、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、市场举办方)
3、打造智慧联动平台。关联或植入主流官网,打造面向社会市场服务平台,实现市场对外信息集中统一发布和线上交易一体化操作。建设智能安防和智能消防系统,实现市场内数字化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合理对接,提升联动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。(责任单位:省商务厅、省应急厅、省公安厅、省大数据局、市场举办方)
(三)多维度建设人性化市场
1、导入人性化服务设计。综合考虑群体特征、行为习惯、美学体验、文明礼貌、可靠、隐私保护等人性化要素和需求,市场进行空间布局、功能设置、细节处理等设计时,注重创造人性化服务环境。市场建筑装饰设计倡导绿色生态理念,融入节能减排等元素。(责任单位:省建设厅、市场举办方)
2、满足人群服务需求。加强对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伤残人士等人群的关爱,完善人群服务设施设备,按需配备功能区,针对特定人群提供“一对一”等特定服务。(责任单位:省老龄委、省妇联、省残联、市场举办方)
3、搭建人性化服务平台。建立健全人性化服务机制,打造有温度的浙系市场。充分发挥党群组织作用,建立日常关爱机制,设立经营户之家,引入志愿服务资源,为市场服务对象提供多元的人性化关怀。(责任单位:省市场监管局、市场举办方)
(四)多场景创建特色化市场
1、融入地域产业元素。加强对市场所在区域风土人情、特色文化、地方饮食等元素的吸收,在市场软硬件设计中融合体现。进一步挖掘产业文化,充分体现产业特色,打造富有产业文化内涵的特色市场。推动创建科普基地、实践基地、文创基地等特色载体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、市场举办方)
2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。加强经营与服务模式创新,鼓励开发产品发布、产品展示、产品定制化等特色服务,引入或共建设计师工作室、设计中心、网红直播平台等增值服务,联动提供金融、营销、文宣等赋能服务,推动与大型电商平台、产业基地、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服务。(责任单位: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、市场举办方)
3、加快经营业态融合。加强与当地特色产业、传统经典产业的互动,强化市场业态融合的叠加效应。打造特色市场产业带、文化圈,培育夜经济、云购物等新消费模式,发挥市场业态融合的增值效应。发挥地方特色产业带动优势,拓展市场“走出去”渠道,增强区域化和协作能力。(责任单位:省商务厅、省文旅厅、市场举办方)
(五)建设规范化市场
1、健全市场规范化管理机制。健全市场运营管理组织架构与制度体系,完善市场基本管理制度,建立市场公约、疫情防控、信息保密、公平竞争、矛盾调解、放心消费等服务提升机制。加强制度公示公开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直各有关部门、市场举办方)
2、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。全面实行依法依规依标管理,保障市场健康有序运营。全周期记录市场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数据,对经营户实施信用评定、奖惩罚劣、红黑名单、分级分类等管理方式,及时披露和公示市场各类不诚信经营信息。(责任单位:各县(市、区)政府、省直各有关部门、市场举办方)
3、提高市场规范化经营素质。加强市场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,实施市场专业化团队管理,加强经营户守法、诚信等素质教育,定期开展市场经营管理业务知识更新培训。加大对先进经营户的示范和扶持,推广典型经验。(责任单位: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、省人社厅、省司法厅、市场举办方)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。各县(市、区)是市场服务提升的责任主体,要加强对市场服务提升工作的组织、政策供给、宣传发动和统筹推进,制定工作实施方案,落实具体措施,明确“任务书”、“时间表”、“路线图”。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协同、投入保障和工作对接,共同推进方案落地。
(二)明确责任分工。省委改革办负责全省市场服务提升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。省市场监管局具体牵头全省市场服务提升工作,省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,并加强对本系统的督促指导。各地党委、政府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,落实部门责任,确保市场服务提升工作落细落效。
(三)强化督查考核。建立市场服务提升标准规范体系,加强正向激励,表扬典型,推广示范。加强市场服务提升工作考评督查,畅通民意反馈渠道,综合运用随机抽查、暗访体验、专项督查、第三方评估等形式提升工作实效。对于重视不够、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,要及时问责。
地址:浙江湖州二环西路华悦广场6号楼303、304室
电话:17705828881
E-mail:lvpinsj@163.com